善良的卖茶翁:一碗热茶温暖了整个寒冬
在江南一个偏僻的山村里,住着一位姓陈的老翁。村里人都叫他陈茶翁,因为他总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摆一个茶摊,一碗茶只收一文钱,遇到实在没钱的过路人,他也会笑眯眯地端上热茶。
那年的冬天特别冷,腊月里连下了三场大雪。这天清晨,陈茶翁像往常一样生火烧水,却发现柴火受潮点不着。七十岁的老人蹲在雪地里,用皲裂的手一遍遍擦着火石,火星溅在棉袄上烧出好几个洞。
这时传来马蹄声,一个商人模样的人滚下马来。他嘴唇冻得青紫,从怀里掏出钱袋就要买茶。陈茶翁却把最后半壶隔夜茶热了递过去:'客官将就喝吧,新茶还没煮上。'商人喝完后,突然抢过老人的火石,三两下就点燃了干草。
三天后,村里来了十辆牛车。商人带着伙计们挨家挨户送炭,原来他是城里最大炭行的东家。当夜老槐树下架起新砌的茶灶,二十个铜壶同时冒着白气,全村人都喝上了驱寒的老姜茶。
第二年开春,商人带着学徒来学制茶手艺。如今村口的'一文茶铺'成了四里八乡的歇脚处,茶钱还是收一文,但炭火永远烧得旺旺的。槐树新发的枝桠上,系满了过路人留下的红布条,风吹过时像跳动的火苗。
村里孩子都知道,在最冷的冬天里,要学老槐树下的茶灶——给别人温暖的人,自己永远不会冻着。这年冬至,百岁高龄的陈茶翁在睡梦中安详离世,枕边整整齐齐摆着三十枚铜钱,是他最后的茶钱收入。
如今茶铺由商人的孙子经营,墙上挂着当年的火石和破棉袄。奇怪的是,每逢大雪天,灶膛里的火总是比平时烧得更旺。有人说看见过雪地上有老人的脚印,绕着茶灶转三圈就不见了。但更多人说,那是所有受过温暖的人,在往灶膛里添自己的一份柴火。
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了百余年,至今每个新生儿都会收到一个小红包,里面装着一文铜钱和一片槐树叶。年轻夫妻要是吵架了,老人就会提醒:'去喝碗茶铺的同心茶吧。'据说用同一个碗喝过茶的人,这辈子再大的风雪也能一起熬过去。
去年冬天特别冷的时候,茶铺来了个大学生。他拿着摄像机说要拍纪录片,问现在的老板相不相信因果报应。老板正在给流浪汉盛第五碗茶,头也不抬地说:'你看这灶火,添柴就旺,撤柴就灭,哪需要等来世?'大学生愣了半天,最后把三脚架当了茶钱。
开春时大学生寄回一张照片:雪地里茶气氤氲,阳光穿过槐树枝,在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铜钱大小的光斑。照片背面写着:'原来善良真的会像茶香一样,百年都不会散。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