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珍贵
在江南水乡的梅花镇上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周师傅。他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腐,雕的花鸟仿佛能闻到香气听到啼鸣。三月初八那天下着毛毛雨,周师傅破天荒地收了最后一个徒弟——镇上出了名的混小子阿强。
阿强父亲早逝,母亲在菜市场卖豆腐为生。这孩子从小偷鸡摸狗,十二岁就敢和地痞打架,唯独看见周师傅干活时会蹲在旁边看一整天。那天周师傅正在雕一对喜鹊登梅的窗花,突然放下刻刀说:『想学就进来吧,但我的规矩你知道。』
镇上的老人都记得周师傅的怪规矩:徒弟学艺头三年,每天要先做两件与手艺无关的善事。二十年前有个年轻人因不愿帮孤寡老人挑水,当场就被周师傅撵出了门。
第一天,阿强背着摔伤腿的张奶奶去卫生院,回来时发现周师傅把他落下的书包擦得干干净净;
第七天,阿强帮卖煎饼的王婶修好三轮车,周师傅悄悄往车斗里放了包治胃病的草药;
第三个月发洪水,师徒俩连夜给五保户加固房子,阿强的手指被木刺扎得血肉模糊也没停手。
深秋时节,阿强终于摸到了刻刀。周师傅的教学方式很特别:『雕坏十块木板,才许问一个问题。』有次阿强气恼地摔了刻刀,老人只是默默捡起来,指着刀柄上『戒躁』两个小字给他看。
冬至那天,镇上首富赵老板带着金丝楠木上门,要打一套价值连城的家具。周师傅咳着血拒绝了:『我这双手...只给平常百姓家做东西。』当晚阿强发现师父枕头下压着肺癌诊断书,落款日期正是收徒前一天。
第二年桃花开时,周师傅已经拿不稳刨子了。他把阿强叫到床边,从樟木箱里取出三样东西:一把刻着『天下无弃材』的鲁班尺,三十本发黄的工艺笔记,还有张存折——原来这些年周师傅把所有工钱都捐给了山区学校。
『记住,木料有疤节才是活过的证明。』这是老师傅说的最后一句话。葬礼那天,全镇人都来了。阿强跪在灵前捧出件作品——用师父药罐里的废药材粘成的《松鹤延年图》,鹤的眼睛是两粒小小的红豆。
如今梅花镇旅游景点的解说词里,有这么一段:『周氏木艺传承人阿强师傅,每年重阳节都带着徒弟们给老街坊免费修家具。去年洪水冲垮了石桥,是他用祖传的榫卯手艺,带着村民造了座不用钢筋水泥的木头桥...』